---------- Forwarded message ----------
From: Wong Leo <leolaoshi@gmail.com>
Date: 2008-5-28 8:59
Subject: wiki 中的认知发展和知识的共建(对教学不感兴趣的人可以不看了)
To: TechHub <TechHub@googlegroups.com>, "Edu 2.0 - 开放、协作、分享" <Edu2@googlegroups.com>, sociallearnlab@googlegroups.com

课程接近尾声,作为一个传媒教师,研究方向是 认知语言学,想和大家探讨一些教学中碰到的问题(但是知道在中国往往和教学有关系的问题大家都是不不大感兴趣的,所以我尽量让问题有趣点哦)

课程教学开始进入了反思和收尾阶段,我的学生也开始了雅思考试的准备出国。

因为课程中大量使用了wiki

http://teachandlearnonline.cn.wiki

加入了wiki的使用后,发现了很多问题:

1 中国学生适合wiki么?或者说wiki的发展与中国学生的思维方式有切合点么?
2 wiki上的知识创建真的代表学生在进步和学习么?

所以想和各位老师讨论下一个问题,也是我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:

1 在wiki或者任何一种其他的CMS中的创造知识除了加入一些新的知识外,你会要求或者鼓励其他的同学修改其他同学的内容么?

2 学生在CMS中创建知识,您觉得会这样的创建应该分为哪几个方面?如果分为几个方面的话,哪种分类更有利于学生的新知识的产生

3 作为教师如何做会提升学生的动力?

以上是从学生认知发展来看的,个人也比较看重这点。

我的个人研究兴趣是 学生认知的发展。和心理层面探讨学生的学习动力。欢迎有类似研究兴趣的老师和我多交流。

背景介绍:(我不是教育技术专业的,说实话对于web2.0也不大感兴趣,只是用的比较多而已,我的同事基本上都没有听过web2.0,不过有facebook的倒是很多,和他们联系比较方便才开了帐号,之所以使用wiki是因为别的CMS比如moodle,sakai听起来很困难,,最近开始学习sakai,感觉蛮好玩的,有在学习sakai的一起学习哦)





--
blog:http://leolaoshi.yo2.cn
HELP项目https://groups.google.com/group/helpelephantsliveproject
--~--~---------~--~----~------------~-------~--~----~
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 Google 论坛"SocialLearn 社会互联技术与学习 开放
课程"论坛。
 要在此论坛发帖,请发电子邮件到 sociallearnlab@googlegroups.com
 要退订此论坛,请发邮件至 sociallearnlab-unsubscribe@googlegroups.com
 更多选项,请通过 http://groups.google.com/group/sociallearnlab?hl=zh-CN 访问该论

-~----------~----~----~----~------~----~------~--~---



--
Chinese wikipedia: http://zh.wikipedia.org/
My blog: http://talk.blogbus.com

[[zh:User:Shizhao]]